漫画 沈欣
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,网络已经成了骗子新的集聚地,由于目前网络监管难度较大,人们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较低,导致近几年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多发。对此,小编结合网络防骗案例教学,梳理出20个“常见通讯网络诈骗类型”清单,市民赶紧看看有没有自己所不知道的新诈骗。
1.“猜猜我是谁”
诈骗分子冒充熟人,在电话中让你猜猜他是谁,“连我声音都听不出来?”“你是,小杨……”“是啊,是啊!”当你不确定地报出一个名字,他马上予以承认,随即谎称近期将来看你,然后再以出车祸或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抓获需付保证金为由要求汇款。
2.冒充亲友请求“汇钱救急”
冒充亲人或朋友给你发短信,谎称其犯罪被抓、生病或车祸住院、甚至遭绑架等,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。
3.冒充“公检法”调查
冒充公检法机关“怀疑你涉嫌洗黑钱”;冒充社保局“通知你社保账户有问题”;冒充电话局“提醒又欠费了,请及时查询并将账户绑定以方便缴费”。以各种手段先将你吓住,再通过犯罪团伙成员间的分工、角色扮演,将你的电话层层转给一个“办案人员”,而办案人员会提供一个所谓安全账户,让你把钱打进去后以证清白。
4.假称退还养老金、抚恤金
一般会告知“您还有最后一笔钱没有领取,请您去某银行的自助设备上进行操作领取”。这通常针对不太熟悉电子设备的老年人,请小伙伴们一定提醒自己爸妈,如果碰到这样的陌生电话,一定不能去银行办理。如果去了,骗子就会一步步指引您将钱汇出到对方账户。
5.钓鱼网站
一是诈骗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,一旦你下单,便称系统故障,需要重新激活。随后,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,等你填好淘宝账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及验证码后,卡上的金额就会不翼而飞了!二是诈骗分子以网银升级为由,要求你登录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,进而获取你的银行账户、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犯罪。
6.虚构中奖
诈骗分子随机向手机用户或在互联网上发送中奖信息。一旦用户拨打“兑奖热线”,诈骗分子即以需先交“个人所得税”、“公证费”、“转账手续费”等种种借口让用户汇款来骗取钱财。
7.引诱短信
如果你收到“请把钱存到××银行,账号××××”、“还未汇款吧,账号已改为××××”、“钱请还至账号××××”等内容短信,一定要看仔细哦!是不是你正好有资金来往的商业伙伴?最好先打个电话给你要还钱的朋友,核对银行账户,别想当然地以为就是对方而汇款。
8.征婚交友
诈骗分子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刊登其条件优越的征婚交友信息,在电话沟通中,网赚网,以甜言蜜语迷惑你,之后伺机骗财。亲爱的单身狗们,一定要警惕哦!可不能让自己雪上加霜啊!
9.网络招工
短信内容为“高薪招聘公关先生、公关小姐、特别陪护”等,要求你前往指定酒店面试。当你到达指定酒店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,诈骗分子不露面,声称你已通过面试,只需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的培训、服装等费用后即可开始上班。步步设套,骗取钱财。这个可恶的骗术,已经让不少初来城市的农村年轻人上了当。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亲戚朋友,一定提醒他。
10.电话推销
诈骗分子群发短信,内容为:“本集团有九成新××品牌车(桑塔纳、本田、奥迪、帕萨特等)廉价出售,电话×××”等,谎称有各种海关罚没的走私物品、二手车等可低价出售,以交定金、托运费等名义诈骗钱财。
11.虚假信息诈骗
通过网络、电话、短信等方式发布虚假低息(无抵押)贷款、高利息融资信息,办理高额信用卡等信息,如你打电话去咨询,再一步步要求你缴纳保证金、定金、预付利息、中介费等各种费用,诱使你将钱汇至指定账户。
12.订票诈骗
诈骗分子利用门户网站、旅游网站、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,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,网络营销实战宝典,发布订购机票、火车票等虚假信息,以较低票价引诱网友上当。随后以“身份信息不全”、“账号被冻”、“订票不成功”等理由要求你再次汇款。
13.冒充房东
诈骗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,称房东银行卡已换,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。部分租客信以为真,将租金转出后方知受骗。
14.淘宝刷信誉